他们曾身着戎装,守护祖国安宁,把青春热血洒在军营;如今褪去军装,他们依然带着军人的坚毅与担当,扎根家乡热土,在各行各业续写荣光。
从节日里的暖心走访到日常的精准帮扶,从就业创业的坚实平台到志愿服务的闪亮身影,亳州高新区用细致入微的关怀、实实在在的举措,为退役军人铺就了成长之路、搭建了建功舞台,以最扎实的行动,回应着这份坚守与奉献。
亳州高新区退役军人创业培训现场。(资料图)
一名退役老兵的坚守
清晨六点,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晨光里,刘情情已经穿梭在摊位间,眉宇间尽显干练,这是他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工作的第12年。从武警部队的优秀士官到全国最大中药材交易中心的副总经理,岗位在变,但刻在骨子里的军人本色,始终是他最鲜明的底色。
“军人的称号是我一生的荣耀。”刘情情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2002年入伍后,服役8年间他从军械员到代理排长,嘉奖、三等功等荣誉见证了他的成长。2010年退役入职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这份工作他一干就是12年,他说:“部队教我的忠诚,在岗位上同样要坚守。”
刚入职时,他从基层员工做起,把部队“啃硬骨头”的劲头带到工作中。为熟悉市场,他手绘摊位分布图,把上千个摊位的位置、主营药材记在心里;药商有需求,他随叫随到,帮着解决物流、仓储难题。仓库货架调整,他带着团队连续三天加班到深夜,硬是提前完成了原本一周的工作量,“军装虽脱,那股子拼劲一点没减”。
这份坚持让他从员工逐步晋升为副总经理。他总说:“部队教我的‘五种意识’——学习、全局、创新、奉献、团结,到哪都用得上。”工作之余,他还考取了物业管理师、中医养生师等5本证书,如今还在攻读经济管理师,“今天不找问题,明天问题就找你”成了他的口头禅。
在市场调研时,看到商户因包装不一、质检混乱吃亏,刘情情暗下决心改变这一现状。他带着团队泡在市场3个月,走遍每个摊位记录问题,最终创新推出“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包装、仓储、标牌、质检、核算,让每一味药材都能追溯源头。
如今走进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8000多个摊位的药材标签整齐划一,不仅标注产地到地市级,还明码标价。这一模式成了全国中药材市场的标杆,连行业协会都来取经,称其“为规范市场立了范本”。
刘情情还盯上了“中医药+旅游”的新赛道。依托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的招牌,他推动中药城升级为3A级景区,打造药膳体验区、药材辨识长廊,每天吸引上万名游客打卡。去年,这里接待研学团队超50万人次,药商们笑着说:“游客变顾客,生意更火了!”
看到全国中药材市场各自为政、发展受限,刘情情又有了新想法。他主动向中国中药协会提议,牵头成立“全国中药材市场创新发展联盟”。2020年9月,亳州、玉林、普宁等12家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齐聚亳州,联盟正式揭牌,他担任秘书长。
“以前是各干各的,现在能共享资源、统一标准了。”联盟成立后,他推动成员市场互通供求信息,联合开展药材质量抽检,还组织药商跨省交流。去年,仅亳州市场就通过联盟达成跨省合作超200笔,交易额突破3亿元。从军营到药市,刘情情用12年时间证明:军人的本色从不会因岗位变换而褪色。
刘情情(右)正在走访市场内商户。
退役军人的“暖心之家”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枚闪亮的军功章,承载着78岁参试老兵(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田先义的峥嵘岁月。8月1日建军节前夕,张良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慰问组敲开了田先义的家门。见到工作人员,这位精神矍铄的老兵立刻起身相迎,双手紧握间,暖意流淌。“田大爷,我们代表组织来看您了,祝您节日快乐!”工作人员话音未落,田先义的眼眶已微微泛红:“感谢党和政府一直记着我们!”
这一幕幕温情场景,是张良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常态化拥军优抚工作的生动体现。自2018年10月成立以来,该站成了辖区退役军人的“第二个家”。军人服务站以“五有标准”打造退役军人“暖心之家”——80平方米的服务站内,政策公示墙一目了然,医疗箱、饮水机等设施一应俱全。
“要让尊崇之光照进每位退役军人的生活。”张良社区军服专干田朋成介绍,服务站成立后率先完成辖区退役军人“一人一档”建档工作,77块光荣牌全部悬挂到位,71张优待证高效办理。针对参试老兵、伤残军人等特殊群体,站内开展“一对一”帮扶,累计走访慰问500余人次,提供就业培训、政策咨询等专项服务60余次。
在张良社区,一支由20名退役军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格外醒目。他们身着统一制服,应急箱里常备医疗、消防器材,24小时待命响应群众需求。从抗疫一线的“消杀战士”到文明创建中的“宣传标兵”,这支队伍五年间共开展志愿活动超百场。每次志愿服务结束,居民那句“还是当过兵的靠谱”,都让他们心里热乎乎的。
“虽然退役了,但军人的使命永远在肩!”田朋成的话语铿锵有力。张良社区军服站在2023年被国家评为1000家优秀服务队之一。同年7月,服务站也被评为“全省百家优秀服务中心站”。奖牌挂在服务站墙上,旁边是志愿者的合影,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军人特有的坚毅笑容。
尊军爱军的生动实践
“感谢党和政府一直惦记着我们!”“八一”建军节前夕,高新区一位生活困难的退役老兵接过慰问金时,激动地说道。近年来,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将退役军人服务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暖心工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退役军人搭建起展现本色、服务家乡的广阔平台,让“退役不褪色”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
“家里的医保手续都办好了吗?还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每逢春节、“八一”建军节等重要节日,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便分片包干,走进生活困难退役军人、功臣模范、烈属家中,面对面倾听心声、了解诉求。这份直达心坎的关怀,让退役军人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尊崇与温暖。
“这光荣牌挂在门上,全家都觉得光荣!”家住高新区某社区的现役军属王女士说。高新区高标准、全覆盖做好光荣牌匾悬挂工作,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同时开展为立功受奖家庭“送喜报”活动,让“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的氛围深入人心。
在常态化关怀慰问之外,亳州高新区还设立专项帮扶资金,为因病因灾导致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提供经济援助和人文关怀。更联动辖区45家商户成立拥军商户联盟,涵盖餐饮、零售、医疗等多个行业,推出专属优惠,惠及军人军属3000余人次,让尊崇军人的氛围融入日常。
另外,亳州高新区还多渠道摸排退役军人先进典型,涵盖就业创业、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积极推荐评选“最美退役军人”,并通过主流媒体宣传他们的事迹。这些身边的榜样,为广大退役军人提供了可学习、可借鉴的职业发展路径,引导他们在新岗位上找准定位、发光发热。同时,2024年,亳州高新区规范开发专项岗位6个,截至目前,已有65名退役军人通过专项岗位实现就业,且出台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职责与考核标准,推动人岗相适。
针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需求,高新区依托管理区、社区军服站,建立2118名60周岁以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台账,实现“需求第一时间感知、服务第一时间响应、问题第一时间协调”。不仅向企业推荐退役军人上岗,还为创业人群宣传贷款政策、举办培训,全力支持他们高质量就业、成功创业。
“请大家排好队,注意脚下安全!”高考期间,高新区退役军人志愿者在考点外开展“爱心送考”服务。目前,亳州高新区已成立镇级退役军人服务队10个、社区(村)级服务队35个,共有队员456名。他们活跃在秸秆禁烧、困难帮扶、生态环保、防溺水宣传等志愿服务一线,每月开展多样的志愿活动,展现着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的担当,也传递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从政策关怀到就业扶持,从典型引领到志愿服务,高新区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让退役军人感受到温暖、找准了方向,更激励着他们在服务家乡的新征程上续写荣光。 ( 陈一铭 李阳)